遇事向內求,是展現一個人更高層次的境界。
這個世界何其殘酷,我人生至今,的確時時分析別人,但你們可知道,更多的時候,我是更毫無情面地解剖我自己。
我很清楚,我也希望自己能夠成為這樣的人,更多的時候從自己身上找原因。
唯有向內歸因,才能向外成長,優於過去的自己。
相信我們都做過這樣一個實驗:
把一束光投射在房間的牆壁上,然後把手放在光源的前方,此時牆壁上就會出現你手掌的影子。
如果你想讓牆上的影子形狀大小產生變換,怎麼做?直接在牆壁上操作嗎?
很明顯不能,你只能改變自己的手勢。
《古蘭經》說:「山不過來,我就過去。」
遇事向內求,從自身找原因,如此,才能接納、解脫、放下、寬恕,改變自己,救贖自己。
王陽明初創立心學,被許多人攻擊稱作是邪說異端。
他的弟子們憤憤不平,抱怨道:「他們不懂老師的學說,就隨意評論。」
王陽明卻說:「是我們做的還不夠啊!」
之後,王陽明開始大力宣揚解說心學,越來越多的讀書人崇尚心學,逐漸與正統理學分庭抗禮。
責人先問己,恕己先恕人。
與其怨天尤人,不如向內尋求,從自己身上找原因,才能拓寬格局,走出人生困境,在一次一次的反思中,日益強大。
有一天,你總會和認同你的人相遇。
早安,我也在大力宣揚我的理念,讓每一個家庭部門都有一個懂心理的人。
#禾禾商學院
#來禾禾笑呵呵
#黃金心靈海岸線